Menu
Search
新闻中心
发布时间: 2025-04-09 11:43
记者:协会传媒部供稿
【新加坡讯】2025年4月5日至6日,由未来智慧与技术协会(Future Intellig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,简称FIATA)主办的“智慧教育与技术伦理高端闭门研讨会”在新加坡科学园FIATA区域总部圆满举行。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教育学者、人工智能专家、政策制定者及产业代表,围绕“未来教育模型构建”“人工智能在教育系统中的伦理挑战”“跨文化教育技术协同”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此次研讨会为期两天,采取闭门邀请制,仅限协会核心成员与受邀国际机构代表参加,旨在探索新兴技术在教育体系中广泛应用的同时,推动构建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伦理规范的智能教育生态。
多学科融合:探索教育与科技协同边界
在首日上午的开幕致辞中,FIATA主任代表表示:“未来教育不能仅仅是技术升级,而应当是价值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深度对接。”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,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带来了题为《AI时代下的教育评估重构》的演讲,强调算法透明度与师生权力平衡对于未来教学模型设计的关键意义。
在圆桌讨论环节,参与者就“AI教师替代角色是否可能?”、“教育数据的伦理边界应设于何处?”、“技术能否公平缩小教育差距?”等话题展开热烈对话。来自日本、德国、加纳的与会专家分别从本国政策、地区实践和文化背景出发,提供了多样化的观察视角。
原型展示与现场实测:教育科技的现实挑战
大会第二天下午特别设立“智能教育应用实测演示区”,展示由FIATA支持孵化的三款教育科技原型系统,包括:
“AI导师Lab”: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,实现学生与AI教师进行一对一课程问答与作业反馈;
“情绪识别+课程调节系统”:通过微表情识别与实时数据反馈,辅助教师动态调整授课方式;
“跨文化数字教室平台”:为多语言、多文化背景学生提供同步翻译与协作式课程交互工具。
演示过程中,与会者亲自参与试用并给出专业反馈,提出了包括隐私权保护、学生心理依赖性风险等关键改进意见。FIATA委员会表示,这些建议将直接反馈至产品研发流程,并可能成为协会即将发布的“智慧教育技术伦理准则草案”中的实证案例依据。
共识初步达成:构建“责任型教育技术发展框架”
会议最后,与会代表共同起草并签署了《智慧教育与责任技术新加坡共识2025》,提出了六项建议方向,包括:
在教育技术中引入伦理影响评估机制;
强化跨国间教育技术标准互认;
鼓励公共教育系统采用开源、可控、可解释的智能平台;
优先保障弱势群体在技术教育中的可及性;
推动数据隐私透明使用机制建设;
建立全球教育技术伦理观察网络。
该《共识》将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伦理特别工作组,并作为FIATA理事会2025年教育议题政策提案的一部分。
展望未来:以责任为轴心,赋能下一代
未来智慧与技术协会秘书处表示,此次闭门研讨不仅深化了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战略思考,更为技术治理与人文伦理之间搭建了对话桥梁。未来FIATA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动“技术+人文”双轮驱动战略,通过研究、标准、人才培育等多层次行动,助力全球教育生态的智慧转型。